湖南光联OPGW-24B1-50施工准备:技术、安全与效率的协同实践
在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OPGW(光纤复合架空地线)因其兼具通信与电力传输功能,已成为高压输电线路的核心组件。湖南光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湖南光联”)在OPGW-24B1-50型号光缆的施工中,通过技术标准、材料管理、设备配置、现场勘查四大环节的精细化准备,为项目高效、安全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技术标准:国际规范与本土化适配并重
OPGW-24B1-50的施工需严格遵循国际标准(如IEEE 1138-1994)及中国电力行业规范(DL/T 832-2003)。湖南光联针对该型号光缆的24芯G.652光纤、50kN极限抗拉强度等特性,制定了三项核心标准:
张力控制:施工张力需控制在15%-25%RTS(即7.665kN-12.775kN),避免光纤因过度拉伸导致衰减超标;
弧垂调整:结合施工时段气温,精确计算弧垂值,误差控制在±0.5%以内,防止因温度变化引发安全距离不足;
防扭设计:采用“防扭牵引头+旋转连接器”组合,分散牵引扭矩,减少光缆扭转损伤。
材料管理:全流程检验确保零缺陷
材料质量是施工安全的基础。湖南光联对OPGW-24B1-50光缆及配套金具实施“三检一验”流程:
1.出厂检验:核对盘号、长度、端头密封情况,使用OTDR测试光纤衰减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;
2.入场复验:验证金具型号与图纸一致性,模拟极端环境(如-40℃低温、盐雾)测试材料适应性;
3.仓储管理:光缆盘水平放置,金具分类存放,通过七大区域仓储中心实现“48小时紧急供货”,减少缺料风险。
4.设备配置:智能化升级提升施工精度
湖南光联为施工配备了“张力-牵引-监测”一体化设备体系:
1.智能张力机:实时显示张力值并自动调整牵引速度,波动范围≤±5%,配备应急制动系统防止坠落;
2.可调式牵引机:支持20-30米/分钟无级变速,适应平原、山区等不同地形;
3.数字化监测终端:集成光纤传感模块,实时监测线路温度、应变状态,为施工提供动态数据支持。
现场勘查:从图纸到实地的精细化复核
施工前,湖南光联技术团队通过无人机航拍、激光雷达扫描等技术,对线路路径进行三维立体勘查:
1.排查交叉跨越物(如铁路、公路)及障碍物(如树木、建筑物),制定专项施工方案;
2.复核杆塔参数,确保新装OPGW的弧垂与原有地线匹配,避免杆塔受力不均;
3.评估地质、气候及生态风险,对高风险区域(如沿海盐雾区)采用防腐型材料。
通过上述四大环节的协同准备,湖南光联成功将OPGW-24B1-50的施工周期缩短15%,故障率降低至0.3%以下,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与管理范式。未来,湖南光联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,推动电力光缆施工向更高效、更安全的方向发展。
Copyright 2012-2017 www.gl26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光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